当前位置农经网 > 农业科技 > 动物医学 >

鱼类“暗浮头”危害大 春季鱼类“暗浮头”的原因分析

点击: 时间:2017-03-11 16:18 作者:长风  来源:第一农经 

  随着春季来临,气温逐渐回暖,鱼类新陈代谢渐旺,活动加强,耗氧量加大,极易发生“暗浮头”现象。症状是鱼浮在水的上层,不时将口伸出水面吞取空气,严重的可造成窒息死亡。那么,造成鱼类“暗浮头”的原因有哪些呢?一起来看一看:
  一、鱼种密度较大,又没及时分塘,造成缺氧浮头。
  二、水温上升后,鱼类摄食及活动加强,耗氧量随之增加,同时鱼类大量粪便排出,有机质的分解耗氧,易引起水体溶氧降低,造成缺氧“浮头”。
  三、鱼塘多年未清,野杂鱼等过量繁殖,与养殖鱼类争氧,造成养殖鱼类缺氧“浮头”。
  四、水质的肥瘦程度也可引起鱼类“浮头”。水质太肥,甚至污染,池水中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造成溶氧量减少;水质太瘦,浮游生物贫乏,而水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,浮游植物减少或消失造成水体溶氧量低。故水质太肥或太瘦都可致使鱼类缺氧“浮头”。
  五、连续晴天后,下一场春雨,使得表面水温骤降,造成上下水层对流,从而引起缺氧“浮头”。
  六、养殖户投喂不加控制,投饵过多。残余饲料腐烂分解产生氨,使水体中的氨和硫化氢浓度过高,导致鱼类中毒“浮头”。
  七、塘底有机物过多,ph值低,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,造成鱼类中毒“浮头”。
  一旦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。
第一农经整理)

分享:

tag:

视频推荐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