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农经网 > 农业科技 > 种植技术 >

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

点击: 时间:2021-08-16 14:10 作者:第一农经  来源:未知 

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,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,容易拔断,茎基部腐烂,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,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。本文谈谈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,水稻感染立枯病怎么办。

一、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时间

秧苗在2~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,抗寒力最差,日平均气温低于12~15℃则生育受阻,抗病性显著削弱,病菌易侵入,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。所以,旱育秧苗2~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。

二、水稻立枯病的主要症状

1、芽腐: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,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,病芽扭曲、腐烂而死。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。

2、针腐: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,病苗心叶枯黄,叶片不展开,基部变褐,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,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。

3、黄枯、青枯:多发生于幼苗2.5叶期前后,病苗叶尖不吐水,叶色枯黄、萎蔫,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,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,叶片打绺。

在天气骤晴时,幼苗迅速表现青枯,心叶及上部叶片“打绺”。幼苗叶色青绿,最后整株萎蔫。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。

三、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

1、气候条件导致

低温、阴雨、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,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。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,有利于病害发生。

2、侵染循环造成

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。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,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,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,侵染为害。

3、秧苗素质差

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。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,致使秧苗生长弱、抗性降低时,水稻立枯病就会乘虚而入。因此,秧苗素质差、生长弱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。

四、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

1、在水稻秧苗1-2叶期时,使用奥力克(青枯立克) 50ml十 大蒜油 15ml,兑水15公斤喷雾,5—7天1次,连喷2次。

 

 

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,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(沃丰素) 25ml。发病中后期: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十大蒜油15ml,进行喷雾,3天一次,连喷2到3次。

2、做好水稻防寒、保温、通风、炼苗工作,做到前保(出苗前保温)、中控(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)、后炼(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),提倡稀插早育苗,控制温湿度不徒长。

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~30℃尽量少浇水,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,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℃,土壤水分充足,但不能过湿。

三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,夜间如果无霜冻最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,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。

3、做了苗床土壤消毒。可用3.2恶甲水剂300倍液喷洒,用广灭灵水剂浸种24-48 h或于1叶1心期喷洒500~1000倍液。

水稻秧苗1叶1心期,每盘用15%立枯灵液剂0.9 g加水1 l喷洒。用70%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%硫酸铵进行喷雾,并注意保持床土湿度,以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危害。

在秧苗发病初期,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~1.5 g,对水均匀喷在苗床上。

第一农经整理)

分享:

tag:

上一篇:白果是什么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

下一篇:没有了

视频推荐

热门推荐

热门专区